【回望“十三五” 喜迎党代会】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十三五”期间我校校园文体活动总结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1-06浏览次数:815

“十三五”以来,我校共青团在团省委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始终把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管理方面形成了新形势下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青年特点的文体活动格局。

学科竞赛再创佳绩

组织开展“挑战杯”“创青春”“双百”科普创意作品大赛、茶文化创新大赛等赛事活动。近年来,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4项,省级以上奖项90余项;在大学生“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大赛中,我校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在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累计10件参赛作品获省级二等奖,16件参赛作品获省级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1次;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1件作品获国赛铜奖,1件作品获省赛金奖,7件作品获省赛银奖,1件作品获省赛铜奖,6件作品获省赛优秀奖,学校连续三年获“优秀组织奖”。



实践育人不断推进

充分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累计组建7支全国重点团队,17支省级重点团队,60余支校级团队,累计5000余名师生参与,分赴黄山市三区四县、我校定点帮扶单位潜山市天柱山镇风景村,深入开展“教育关爱服务”“新思想宣讲”“爱心家电维修”“民歌展演”“关爱留守儿童”“行益课堂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工作,与黄山市及所辖屯溪区、徽州区、歙县等地区相关单位、学校和社区建立长期服务机制,累计开展校地合作项目110余项,内容包括礼仪知识、政务讲解、维修家电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18项、受到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40余次,我校5个团队获评省级以上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连续3年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志愿服务全员覆盖

创优志愿服务文化环境、壮大和规范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组建“五彩团光”“大手牵小手”“向日葵”“春雷”等40余支品牌志愿服务队,通过“学雷锋”“权益服务一条街”“暖心课间”“公交站台”“西溪南政务讲解”等活动打造校内外志愿者服务平台和阵地,做好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和优秀志愿队伍评选活动。同时,依托共青团中央“志愿汇”APP,实现全员注册志愿者。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志愿组织机构达418个,累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参与人数达50000余人次,全校志愿服务总时长约49万小时。近年来,累计评选出品牌志愿服务项目40余项、优秀志愿队伍30支、星级志愿者434人。我校学子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20余项,学校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创新载体以文化人,全面开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近年来,累计承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徽风皖韵进校园、满天星交响乐团走进黄山学院等艺术类活动17场,参与人数超过17000人次。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青春杯”轮滑赛、校园舞蹈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青年杯”排球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文体类活动30余场次。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28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8000人次,开展“三走”系列活动累计58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次。在大学生艺术展演省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作品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4项,学校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全省“大学生活力运动季”中,我校学生勇夺长跑、轮滑、排球、武术第一名,健美操第二名,乒乓球第四名,创学校历史最佳成绩,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社团管理规范有序

推动落实学生社团管理的重点工作,开展学生社团规范化建设管理。先后出台《黄山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黄山学院学生社团两极化管理办法》《黄山学院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暂行)》。截至目前,我校累计58家社团,年均开展活动500余场,参与人数达2.5万余人,活动涉及志愿公益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创新类、学术研究类、思想政治类、专业实践类。形成了“格桑花计划”项目,汉服日活动、环保知识竞赛,树木挂牌活动等一批品牌活动。近年来,文学社、轮滑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在文学创作、轮滑大赛、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40余项。



“十四五”期间,我校将聚焦学院文化精神彰显,大力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引领工程”,强社团建设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特色社团的建设,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符合时代需求、反映我校风貌的新型社团,规划建设一批经典的社团活动品牌;促学风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水平,深化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整合校内外资源,教育和鼓励优秀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树育人品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打造校园特色文体品牌活动,为学生搭建交流思想、丰富知识、展示才艺的平台。要将特色项目向品牌化发展,逐步建立活动立项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品牌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开拓思路,逐步扩大“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青年杯”排球赛、“青春杯”轮滑赛等十大品牌活动在学生中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加强文体活动内涵建设,打造一批能辐射校园的文化延伸产品。


 (撰稿:团委 程锦;摄影:团委;审核:团委 邱慧;责任编辑:宣传部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