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统计学和公共数学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统计学二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666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含在读)9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5人。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十三五”以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基固本,开拓创新,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我该院制定了《中共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试行)》《中共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数学与统计学院总支委员会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试行)》等,为不断提升学校基层党的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了广大党员思想教育、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该院党总支先后组织师生党员,赴休宁县石屋坑、黟县柯村、嘉兴南湖、绩溪县家朋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寻访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院党总支和所属两支部均通过达标验收;学院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中教师党员蒋和平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该院成立以来首个国家级项目;教师党员梁文娟科研方面的成绩更是斐然,先后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一篇刊登在美国质量协会旗舰杂志《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上,并于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多维列联表数据下的属性控制图研究》;教师党员孙露荣获全国大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华东赛区特等奖,并荣获安徽省教坛新秀称号;教师党员胡建伟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我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为目标,依据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对照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评估指示体系,在广泛征求专家和企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方案全过程,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引入相关行业开展实践教学,搭建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形成了“强基础、重能力、促应用、助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连续几年的第三方毕业生质量调查中,该院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都名列全校前列。
“十三五”期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该院申报了应用统计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并开始招收学生,该院的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五年来,该院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十余项,有省级教学团队两个,省级精品资源课程两门,省级教学成果三项,获批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同时把课堂教学向课堂外延伸,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加强。搭建了多个校内校外实验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多个项目的实践实训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制订修订了学生期末成绩评定办法、学生作业批改规定办法、学生平时成绩评定办法、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和阅卷管理流程、教学督导管理规定等教学管理文件,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十三五”期间,该院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五年来引进教师8人,其中硕士5人,博士3人,同时还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创造条件满足教师教学科研需求,五年中有4人晋升教授,5人晋升副教授职称,该院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9人(含在读1人),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
该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不断开展对外交流,开拓视野。五年来获批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近20项,获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2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2项,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完成横向项目20多项,科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注重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有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有6人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有1人在全国数学微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精英赛中获铜奖,有26人获双能型教师证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
加强“双创”平台建设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投入近四百万元建设了三个实验室并对原有和两个实验进行扩建,现有数学、统计学、电话调查、证券模拟和数学建模五个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毕业论文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依托实验室搭建了两个校级创新创业平台,以学科竞赛活动和横向项目为载体,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近年来开展了几十个校地合作服务项目,获批教育部推介的产教融合项目2项,建成校外实习就业基地8个,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该院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数学竞赛、“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中硕果累累,其中有12人次获国家级奖,有450次人获省级奖,有3人次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有近400名学生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的有10项,省级有15项,较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撰稿、供图:数学与统计学院 审核:数学与统计学院 方继光;责任编辑:宣传部 徐德平)